YOUTUBE ICON FB ICON WC

箏流派所引發的思考 — 余少華

引言

中國箏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歷史上曾有“秦箏”之稱。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及變化,今日仍具特定曲目、名家、獨特技法及音樂風格的地方箏派,應以河南、山東、浙江、潮州和客家為主。

箏雖為古老的中國樂器,但具體有傳統獨奏曲目及代相傳習的箏派,似乎不過是二十世紀的事。
其中不少是由於1949年以來國內音樂學院的專家們不斷抽離自民間合奏曲目中的建構。
與解放初的戲曲普查及少數民族普查相似,未成戲而卻因種種理由而成地方劇種者,或因歷史、政治理由而成的民族湊合、誤名者,箏流派中亦有類似的情況。

箏狀似琴、但用琴馬。1949年後,箏的體積日大,弦數日增,從十六、十八弦發展至二十一或更多弦數,以擴闊音域,增強音量。
弦線日粗,音色更具金屬聲,今日專業箏家,幾全用尼龍包鋼弦。

河南

河南箏的曲目歷代相傳的傳統曲目如《落院》、《上樓》、《下樓》、《高山流水》及《歎顏回》及《鬧元宵》等,一直以“中州古調”為名,蓋河 南地處古中國九州之中。一般認為“搖指”(即在同一弦上用指甲快速來回搖奏同一音高)是浙江箏的技法,但河南箏曲右手亦有“搖指”的運用。

而在這右手搖指進行的同時,左手按弦可改變力度,以達改變音高及滑音的效果。上述技法在河南箏曲的演奏風格上頗突出,其獨特的左手吟揉技法,在音高及音色的變化上甚為細 膩,充分體現了河南方言的腔調。

在左手細緻的淺揉低吟下,慢板的樂曲尤能把落漠、冷清與淒怨的意境營造得頗傳神,其中《落院》、《陳杏元和番》、《思春》 及《閨中怨》等曲均有這種技法的應用。

其他河南箏曲不少出於當地曲鼓子曲的板頭曲,如《高山流水》是也。此板頭曲曾由劉德海改編為琵琶曲,風行一時。但此《高山流水》與曹正用絲 弦箏灌錄的《高山流水》是同名異曲,在音樂上亦無關係,亦與山東箏曲《高山流水》及古琴曲《高山》與《流水》無關。河南箏曲代表人物有曹桂芬、曹東扶、任 清志等。

山東

至於山東箏曲則比較輕快硬朗,與當地曲藝“山東琴書”及地方樂器合奏“山東琴曲”有密切關係,主要流傳于魯西聊城及魯西南的荷澤地區。

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四段錦》、《書韻》、《嚶轉黃鸝》及《鴻雁捎書》等。代表人物有趙玉齋、高自成、韓庭貴等。

客家

廣東的客家,源于古代的中原,即今河南一帶,後定居於廣東的大埔、梅縣及潮、汕等地,雲其音樂亦源于“中州古調”,故客家箏曲與河南箏曲之關係亦隱約可聞。

廣東客家的絲竹音樂稱為客家漢樂,曲目古樸,甚有歷史淵源,又吸收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故已自成一派。

據史兆元編的《漢樂箏曲四十首》,客家箏曲有大調與串調兩種。與中國其他地方的絲竹樂或弦索樂一樣,客家的大調都是嚴格的六十八板曲。

板在這裡有小節或頭拍的意思。

樂曲多由慢起,反復重複,慢者加花,逐漸加快後則減字(減少花音甚至旋律音)。

傳統大調有《寒鴉戲水》、《出水蓮》、《昭君怨》 及《崖山哀》等。另一類串調多為廣東漢劇中之曲牌,長短均有,較有名的包括《焦窗夜雨》、《百家春》、《翡翠登潭》、《小掛紅》、《小揚州》及《西廂詞》 等。代表人物有羅九香及饒寧新等。

潮州

潮、汕等地以至海豐、陸豐及惠州等均非粵語系統,應屬閩南語系,亦可見潮、汕人士的方言及文化主要由福建遷入廣東。而潮樂箏曲主要以潮語社群為主,在曲目及演奏風格上自成系統。

潮州箏曲的主要曲目與潮州弦詩有所重疊,箏亦為弦詩樂的重要樂器,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柳青娘》、《粉紅蓮》、《月兒高》、《閨怨》 及《昭君怨》等,多六十八板。

而在速度與節奏變化上,有頗具規模的成式,如散板、頭板、二板及三板。有時會加上拷板,多停前半拍及用切分音,並在速度上有 單摧與雙催的變奏手法。代表人物有郭鷹、林毛根、蘇文賢、陳蕾士及蘇巧箏等。

值得一提的是潮樂中亦有漢樂的部分,故不少漢樂箏曲潮州名家亦彈,不過風格有異。客、潮兩派關係密切,亦各具特色。不少漢樂箏曲亦流傳至廣州、香港一帶,發展成粵樂,如《小桃紅》、《昭君怨》及《蕉窗夜雨》。

後者經劉天一改編成粵箏曲,後更成為香港粵劇《再世紅梅記》中《觀柳還琴》的唱段。廣東粵劇及南音亦用古箏,其演奏風格與其他箏派迥異,惜獨奏曲目仍待建立,現僅有劉天一的《紡織忙》和上述的《蕉窗夜雨》(改編自客家曲)。

箏派的複雜性

流傳最廣的《漁舟唱晚》及《高山流水》二曲,均由名家曹正于六十年代用絲弦箏灌錄了唱片,風行海內外。據周耘的資料(2000:58),曹正本遼寧人,投河南名箏家婁樹華門下習藝,並得乃師傳授《漁舟唱晚》一曲。

問題是《漁舟唱晚》乃婁樹華根據山東古曲《歸去來辭》於三十年代改編而成。而 《高山流水》則本為浙江武林(杭州)箏曲,據說是由武林箏家王巽之把浙江桐廬縣趙鎮關帝廟皮虛靈和尚在“水陸道場”中吹奏的一首笛曲移植為古箏曲,再經河南箏家婁樹華演繹訂正傳世(同上:82-83)。

上述二曲在二十世紀中國古箏獨奏曲目的建立頗為重要,流傳亦廣,但若要定何箏派,則難說了!其中牽涉山東及浙江武林箏的來源與河南箏的演奏風格,但傳之于世的曹正本為遼寧人,卻又為河南箏的代表人物。

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的名家項斯華就學于武林箏家王巽之、河南箏家曹正及廣東潮州箏家郭鷹,集諸 家大成,亦彈客家箏曲《出水蓮》及潮曲《寒鴉戲水》。客家箏家饒寧新生於漢樂世家,在廣州音樂學院時先後事師潮樂名箏家蘇文賢及漢樂名箏家羅九香,又是集南派大成,更兼彈潮、客、粵各派曲目。

近年陝西有不少箏家以其改編民間樂曲作為秦箏的曲目,音調上雖有秦風,但技法與音樂語言夾雜了不少西方音樂元素,亦欠具歷史承傳的傳統曲目。傳統箏曲韻味以左手吟、揉為主。解放後,一方面由於唱片錄音的普及,各地方風格的流播已比前容易,同時亦助長了不少新建構的“派別”。

另一方面,為了配合西式音樂會在音量上及大型民族樂團西式協奏曲技法的需要,箏不斷豎琴化與功能和聲化,體積加大,用尼龍包鋼弦。放棄具中國方言特色的左手吟、揉技法,轉用雙手彈奏西式和絃,發展其西式伴奏織體。音樂語言已直逼西方的豎琴及鋼琴,其美學亦與傳統箏曲相去甚遠。自有唱片錄音及音樂學院的專業訓練後,箏派的劃分已不是地方、曲目與師承可以作準的了。

而現代化與洋化在技術已達標了,但中國特色何在?

(版權屬余少華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參考資料:蔡余文、鄭詩敏1996《廣東潮州弦詩樂》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羅德裁1986《廣東漢樂三百首》 香港:上海書局。 羅旭1982《潮州音樂簡介》 汕頭地區文化局編《潮州音樂曲集》 廣州:花城出版社。 史兆元1985《漢樂箏曲四十首》:上海書局。 余少華2001《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樂猶如此》 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 袁靜芳1987《民族器樂》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漢齋1973《潮州音樂選》 香港:信成書局。 周耘編著2000《古箏音樂》 湖南文藝出版社。

blackground

若果大家對本文或箏炫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查詢,歡迎致電箏炫查詢熱線35282708。
大家亦可電郵至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

箏炫亦歡迎大家投稿分享你的箏人箏事,詳情:http://www.hkzhengart.com/open-to-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