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ICON FB ICON WC

箏人箏事 - 用日本傳統工藝打開中國古箏市場的第一人丨日本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的世紀回眸

用日本傳統工藝打開中國古箏市場的第一人丨日本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的世紀回眸

MusicMagazine201823

在地鐵三鄉中央站下,駕車不過五分鐘就來到了位於東京東北方位的一座綠樹掩映的院落,高高的籬門邊紅色紫薇花正開得茂盛,寬闊的院中整齊地豎放著一排排木料,顏色由淺到深,顯示著風乾時間的長短;中間一座白色房子的二層露臺上,則整齊堆放著風乾了更長時間的木材。這裡就是以傳統手工製作箏而享譽海內外的日本光安家族產業——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的所在地。

九州島—名古屋—東京,新理念下的事業崛起


光安家族以傳統工藝製作日本箏的歷史肇始於九州島島,迄今為止,已近百年歷經三代。在近一個世紀的輾轉中,書寫著日本傳統手工匠人的傳奇故事。

MusicMagazine201824

△第一代負責人光安清志先生,手抱的孩兒是第三代負責人光安慶太

MusicMagazine201825

△第二代負責人光安廣行先生(右一)

   

1953年,第一代負責人,時兼營製作、銷售日本箏、三味線的光安清志先生舉家離開故鄉九州島,從西南部移居中部的名古屋,這裡距離位於關東平原的東京公路距離320公里。出於對市場形勢的判斷,光安清志先生安排長子學做三味線,其餘三子則均鑽研日本箏(koto)的製作工藝。次子光安廣行在遠赴廣島的箏製作世家小川樂器製造株式會社拜師學藝期間,與社長之女小川都代相戀、結婚。

1957年,光安廣行夫妻回到名古屋,幫助家族拓展樂器生意,但遇到挫折。此時,光安廣行萌生了前往東京發展,製作銷售高端箏的想法。朋友勸阻他,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能在東京生存,作為一個樂器匠人,在東京難有立錐之地,趁早打消這種念頭為好。但年輕而頑強的廣行並不相信命運,他堅信這條路是行得通的,毅然闖蕩東京。在妻妹的幫助下,光安廣行攜妻女在當時還是東京遠郊的千葉縣購置屋宇,安定下來,正式成立了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定位製作頂尖日本箏,瞄準高端市場,時值1964年。次年,光安廣行的長子光安慶太就在這裡出生了。

當時運輸條件受限,光安廣行從東京木料專營廠購買回桐木做箏,製作好的箏由經銷商收購,銷往市場。樂器經銷商都有自己固定的老客戶,箏演奏家也只從固定的經銷商手中買箏。光安廣行認為,“每一個經銷商,每一位演奏家都是老師”,在與不同經銷商接觸的過程中,他非常注重演奏家對制箏工藝的評價建議,收集回來仔細琢磨,提升製作工藝。隨著品質的日益完善,光安箏廠的訂單越來越多,更有越來越多的日本箏名家選擇光安生產的箏。媒體紛紛慕名前來採訪,官方也多次前去考察。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光安家族制琴工藝也得以聲名遠播。當時由宮城道雄博物館委託,光安廣行(透過僅有的相片及資料資料)設計製作的八十弦現代日本箏複刻品,現珍藏於日本官城道雄紀念館;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也是日本第一家生產新型二十五弦日本箏和三十弦日本箏的公司。而這一切成就與光安廣行最初的決定是分不開的。回憶及此,現年83歲的光安廣行先生臉上露出了回憶往昔的溫暖笑容。

MusicMagazine201826

  

第三代負責人光安慶太從小跟隨父親學藝,高中畢業以後,他決定不再攻讀大學,選擇繼承父業,專注於製作箏,傳承家族工藝。光安慶太談到,母親家族世代做箏,祖父和父親一生心血做琴,讓他從小就深感傳承日本傳統制箏工藝是自己與生俱來的責任與使命。

光安慶太的人生與“箏”始終相依相隨,如果一切如常,這個傳統的日本工匠家庭也許會一直在東京專心經營傳下來的手藝。而冥冥中家庭的超前意識先進理念早已預示一切不會如此平淡,在父親手裡,制箏的傳統工藝得到日本箏界的認可,在他手裡則邁出國門,走向了國際。而這一切的緣起還要從1987年的一樁小事說起。

MusicMagazine201827

   

這一年,父親朋友的兒子去英國留學,朋友建議光安廣行讓慶太借此機會也去歐洲遊歷一番。那時日本留學的風氣尚未形成,也許和父親當年毅然到東京發展一樣,他敏銳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影響兒子人生的決定。就這樣1988年,在父親及友人的支持下,23歲的光安慶太離開東京,遠赴英國,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歐洲打工旅行,成為日本那個年代最早一批走出國門的青年。這個偶然的機遇為光安箏廠未來邁向國際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年輕的光安慶太很快適應了歐洲的生活,表現出極強的語言能力,半年時光,他遊歷了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各國,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慶太先生身上依然可見這一段時光對他的塑造,優雅的英語,開明的心態,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MusicMagazine201828

東京—南京—香港,國際視野下的事業拓展

光安慶太回國以後,繼續跟隨父親學習經營箏廠的經驗。這一階段日本箏製作行業市場下滑的客觀因素,與光安家族開放自主的家庭文化觀念,初步形成了光安箏廠後來發輾轉型、拓展新路的條件。1993年,一位中國年輕人的到來首次使光安箏廠將目光投放到中國市場,也使光安箏廠成為最早拓展中國市場的“古箏”製造商,並為後來利用日本傳統工藝成功研發中國古箏,打入中國市場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當時,中國留學生金堅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習演奏日本箏,慕名來到光安箏廠學習日本箏製作技術,並將中國古箏的製作想法帶到了這裡。性格開朗的光安慶太與說得一口流利日語的金堅意氣相投。年輕人總是滿懷闖蕩天下的情懷,在金堅的提議下,1994年,光安慶太與金堅來到中國南京,合作開了一家古箏廠。但此時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興起不久,結合日本傳統理念、純手工製作的古箏成本極高,價格昂貴,對於中國普通家庭來說仍是難以負擔的消費,箏廠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因此,這次首次努力打開中國市場的嘗試以失敗告終,光安慶太也於一年後返回了日本。一切回到了正軌,光安箏廠雖經歷了些許波折,但作為日本箏製作行業的領頭羊,依然平穩地發展著。期間,2006年,不惑之年的光安慶太正式接管家族事業。製作中國古箏,開拓中國市場的熱情似乎就此沉寂了下來,但事實證明,它始終沒有完全熄滅。

MusicMagazine201829

△訂制的八十弦制箏(現藏于宮城道雄紀念館)

 

      

2010年,中國古箏演奏家、東京藝術大學講師毛丫博士與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取得聯繫,希望利用日本傳統制箏技術,製作自己的古箏。由此,光安箏廠再度開啟了與中國古箏的情緣。歷時兩年,第一批古箏面世。同年,這批古箏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引進中國銷售。

2012年,在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香港箏炫有限公司主席莫偉梁看到這款新古箏,眼前一亮。當即打電話給身在香港的行政總監黃永傑。黃永傑清楚地記得,兩人短暫通話後莫主席便決定購買這款日本制古箏回港。2013年,莫偉梁與光安慶太第一次會面,兩人以流利的英語溝通,相談甚歡。不久後,雙方達成代理協定,由此光安箏廠開啟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駐中國市場的階段。

2013—2014年,雙方合作的早期,以“箏炫”代理銷售光安箏廠生產的古箏為主;2015年,光安琴製造株式會社委任莫偉梁為藝術顧問,並透過他作為演奏家的身份結合多位專家的意見,不斷改良測試,實現技術突破,持續推出新品,獲得了一批擁躉;2016年,雙方正式簽約,達成合作夥伴協議,合作投資及開發——“炫光”品牌古箏,並在當年的上海樂器展上,以一台價值120萬港幣的收藏級古箏“天圖”獲得超高人氣,打響品牌,明確傳遞出“炫光”古箏的高端定位與極致審美理念。三年來,“炫光”古箏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越來越多海內外專家和用戶的青睞,獲得越來越高的知名度。

從1994年進駐中國市場的失敗嘗試,到2012年的小範圍試水,直到與“箏炫”相遇,獲得爆發性發展,在兩三年的時間內迅速全面打開中國市場,“箏炫”的實力與敬業有目共睹,光安慶太相信是緣分讓大家相聚在一起,讓他遇上莫偉梁與他的“箏炫”團隊。

至此,積澱、跨越二十餘年,光安箏廠從一個家族式作坊,到規模企業;從立足東京到橫跨國際,使日本傳統樂器製作工藝揚名海外。在製作、推廣古箏的過程中,光安慶太也在慢慢瞭解、學習中國文化,對於事業未來的發展,他充滿信心,他衷心希望在與“箏炫”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將家族的工藝更好地傳承下去,推動箏樂在世界範圍內綻放璀璨光芒。

MusicMagazine201830

△曾經投標回來的一根最貴桐木,切開後發現已被蟲蝕

原木取材風乾五年堅守傳統手工製作

在工業化、現代化的今天,光安家族製作箏始終堅守傳統工藝,高級桐木,自然風乾,原木整刳,手工製作。

購買原木,自行測量資料、設計方案,再切割成板材是日本箏製作行業的悠久傳統。日本秋冬之間氣候乾燥少雨,樹木水分含量少,工人們集中砍伐樹木,等待冬汛時期,木頭被山洪裹挾沖到下游,再用卡車運走。每年春夏間木頭拍賣的時節,光安慶太就與父親駕車奔赴全國各地木材拍賣市場物色好木頭。這是一場關於木頭的賭博。憑眼睛看、靠手感覺,光安慶太十幾歲便跟隨父親“賭木頭”。怎樣才能選到好木頭?有什麼竅門?他回答,沒有卻也有。這是歲月沉澱、經驗積累所形成的一種感覺、直覺。而即使經驗豐富的老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光安先生幽默地分享道,廠裡曾拍賣回來的最貴的原木,機器切開後,赫然發現裡面被蟲子蛀蝕了一個大洞,他樂天派的講述令人聽了忍俊不禁。

MusicMagazine201831

MusicMagazine201832

MusicMagazine201833

即使已經有了近四十年的經驗,拍賣極為貴重的木材,光安慶太依然會徵求父親的意見,“賭木頭這件事,不管自己多有把握,老一輩還是見得更多,經驗更可靠。”夏日時節,耗費心血從全國各地拍下的桐木運回廠裡,按等級排放。製作工藝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算是暫告一段落了。

日本地處北寒高地,受氣候影響,樹木生長緩慢,相較于中國同年樹齡的桐木,其密度更高,紋理更細密,質地更為堅韌。只有生長逾40年的桐木,才符合製作中國古箏的基本尺寸。光安慶太介紹,一根原木一般可以切割出製作兩台古箏的板材,若有餘材還可製作一台13弦的koto,這是最為理想的狀態。不使用電力烘乾木材,花時間等、熬到木料自然風乾是光安箏廠堅守的又一傳統,這個過程最少需要五年。

MusicMagazine201834

MusicMagazine201835

    

在光安箏廠的兩層建築裡,一層是制箏師刳木的工作室,二層則是雕刻師與制箏師分居左右,專注工作。時值夏日,安靜的廠房裡只聽見空調轉動的聲音,窗外一畦稻穀正金黃。每一位匠人的專業精神就這樣體現在一點一點手工打磨的過程中,最終熔鑄在美麗的古箏裡。

“炫光”古箏,不同於中國古箏大部分將面板底板兩側用四片木頭拼接以支架支撐而成,採用日本制箏傳統工藝原木整刳,面板厚薄頗有學問,直接影響古箏的聲音,非常考驗制箏師的技術,制箏師徒手精准刳出古箏的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有專門的測量工具輔助檢查。雕刻師精雕細刻好的部件,和整個面板一起交到制箏師手中,直至整台古箏製作完成,其中所有的工序均由制箏師獨立、逐一裝嵌完成。

MusicMagazine201836

MusicMagazine201837

高級桐木,自然風乾,原木整刳,手工製作是光安家族製作箏最基本的幾大傳統。而僅就“手工製作”過程而言,裡面更包含極為精細的傳統工藝。“炫光”古箏的品質與之密不可分。茲舉三例:其一,應用日本樂器製作工藝傳統——共鳴箱內部雕刻,目的是為了增加琴體震動、引導震動方向,目前採用的雕刻方法分為直紋雕刻和三角雕刻,三角雕刻又分為單層、雙層和三層三角雕刻。整個雕刻過程中雕刻師要保持高度的專注,一絲不苟的嚴謹和毫釐不差的細心。其二,利用日本傳統的裝嵌技術,前後嶽山均以入榫方式裝嵌,而不使用膠水,以保持最佳震動傳導效果。不僅如此,琴體與飾面交接處使用立體木邊,入榫裝嵌。其三,採用珍貴的日本生漆上漆,生動逼真地表現木材的紋理與毛孔,展現木之自然形態。由於其硬度較強,這道工序在天氣達到一定溫度和濕度時才能進行,上漆後打磨浮漆,再上一層新漆,陰乾,如此反復,以保證漆能夠滲透到木質中,而不僅僅是依附在木質表面。

每一種傳統的工藝的應用都意味著時間的消逝,每個月下來,光安箏廠生產的“炫光”古箏數量都很有限,一般在十台左右。日本的匠人精神究竟是什麼?也許正體現在這種不求速度,不求體量,追求品質的態度裡,不因外物變遷而改變做事的原則,始終願意守候時間,守護自然之道,根底裡是堅守的傳統,不變的初心。

轉載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UeWDn76tcsS7wMbDQj3BbA

----------------------------------------------------------------------------

若果大家對本文或箏炫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查詢,歡迎致電箏炫查詢熱線35282708。
大家亦可電郵至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

想隨時隨地知道更快更新的古箏消息,請加入箏炫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