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ICON FB ICON WC

箏人箏事 – 港古箏音樂人北上創業冀造「傳世好琴」立志用音樂推廣中華文化

製古箏覓知音,樂韻人生 | 香港箏炫有限公司董事長莫偉樑專訪 

(本文來源於8月22日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盧靜怡廣州報導)
c195aqwee832548242df976
 

港古箏音樂人北上創業冀造「傳世好琴」立志用音樂推廣中華文化

從香港到內地,從台前到幕後,從演奏家到樂器製造者,香港青年莫偉樑走出一條特別的音樂道路。他告訴大公報記者,以前在香港每天忙於台上演奏及台下教學,最高峰一周要上58節課,只為普及古箏藝術。「每天疲於奔命,日子像流水般溜走。我就想,希望最後可以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2019年莫偉樑和同樣愛好音樂的太太一起赴東莞發展,利用當地完善的產業鏈,成為一名造琴者。「演奏是一剎那的光輝,樂器可以代代流傳。造出可以傳世的好琴,即使以後沒了我這個演奏的人,樂器仍能流傳下來。」\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

記者見到莫偉樑,是在廣州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作為「炫光」及「炫中」古箏品牌創始人、香港箏炫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莫偉樑正在演出現場上下忙碌。直至晚上六點,帷幕徐徐打開,燈光照亮舞台中央的古箏,坐在台下燈光暗處的莫偉樑才稍鬆一口氣。

Mok1

圖:莫偉梁在廣州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接受專訪。\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 樂韻人生 港青音樂家 」

「以前是上台演奏的緊張,現在是在台下為樂手的演奏而緊張。可以說,現在會更加緊張,因為這不是自己可以把控到的。」過去莫偉樑在香港常接受傳媒採訪,他說,曾以演奏家身份接受過大公報採訪,當時心情輕鬆自在。如今的他除了是樂手,還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需要兼顧的事情更多。

從小耳濡目染 港首位古箏碩士從彈古箏到製作樂器,得到的滿足感也是不一樣的。莫偉樑家裏音樂氛圍濃厚。父親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工程部主管,平日愛好彈奏古箏,是香港第一批習箏群體的成員之一。莫偉樑自小耳濡目染,3歲時便開始學習古箏,11歲以古箏特長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初級音樂課程,成為香港取得古箏專業研究生文憑的第一人。順理成章地,莫偉樑畢業後成立自己的樂團,經常登上香港大小演出舞台。

對於生活在被滲透了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人們來說,如何增強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滋養,顯得尤為重要。「我曾經最高峰時,試過一周教授58節課。」瘋狂投入工作的他,希望將古箏藝術普及給更多市民。在保持這種高強度工作狀態的同時,莫偉樑從未停止思考如何更大範圍地推廣古箏藝術。

2019年,莫偉樑赴內地發展,身份也從演奏者成為造琴者。莫偉樑的工作室位於東莞一個青年創業基地,工作室面積寬闊,擺放著多台樸雅的古箏。

古箏的設計、選材、製造、調音、組裝……每一把琴,莫偉樑都親力親為參與其中,而古箏的名字也是出自他之手。「真正見證一個古箏的誕生,那種感覺真的很神奇。」音樂是流動的,莫偉樑沒想到,一個樂器的生產,也可以是靈動的。在「世界工廠」東莞就像是流水一般,從一個工序流動到另一個工序,而原料、配件等製作就像叮叮咚咚的和聲,來自不同工廠之間的合奏。

技藝再高也要名琴配合

「在東莞,想要任何一個配件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莫偉樑說,做古箏,除了木材本身的原料外,製作和調色都很重要。加上古箏是演奏性樂器,同時需要調音、組裝、測試。而古箏體積較大,紙箱也是需要特別定製。「我們一個古箏生產出來後,找到東莞的一家廠商來特製紙箱,工廠第二日就可以有模板,第三天出初稿,一周內就有完整的成品。而古箏身上大大小小涉及數量繁多的金屬零配件,在東莞找齊不同的生產商也是非常容易。」

「樂器作為一種藝術的載體,擁有超出器物的含義,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受重視。」作為一名來自香港的古箏樂手,莫偉樑心中始終有種使命感。當時在香港從事古箏教學工作,希望可以將古箏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在香港普及開來。如今,莫偉樑換了一種方式為自己熱愛的中國傳統文化推廣做貢獻。「一位技藝極高的古箏演奏者,若無一張趁手的箏,恐怕也無法演奏出高山流水之曲。古箏樂曲的動聽美妙,不僅僅因為演奏者本身的技藝,也關乎古箏製作工藝的精巧程度。」

「 古箏走向世界 冀與鋼琴比肩 」

莫偉樑,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練習、演出、教學、參加比賽、辦比賽、做評委、賣樂器、製作樂器……與古箏音樂相關的工作,他幾乎都做過。從小就埋頭學習音樂的莫偉樑,形容自己是從象牙塔裏走出來的音樂家,從學院派變成實幹派。「我三歲就開始學古箏,自小開始每天最少練習8小時琴。可以說,古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從小接觸古箏,彈奏不同的中樂樂譜,不知不覺中培養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比如我們演奏時會講究用氣,彈琴的音色會追求一種『和』的感覺,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律中流傳至今的影響。」

Mok 2

圖:古箏愛好者在試彈「炫光」及「炫中」品牌的古箏。\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中國音樂文化從唐朝傳到日本、韓國、越南,到流傳世界各地,歷史很悠久。我們研究的時候,走訪國外很多地方,熱愛古箏的人,幾乎沒有不熱愛中華文化的。」

  莫偉樑說,鋼琴是一門國際化樂器,目前無論在內地、香港還是海外,鋼琴都是最為知名、最多人學習的樂器,已經成功走向全球。而作為中國民族樂器代表的古箏,至今仍未完成國際化的過程。「我很希望讓更多人通過對古箏的學習,從而喜歡、了解並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莫偉樑告訴記者,他希望可以將古箏作為中國傳統樂器推廣到如鋼琴一般的普及程度。「古箏產品以內銷為主,我很希望可以借助內地的生產優勢,再通過香港的平台,可以推動古箏文化再一次走向世界。」

「 音樂結良緣 婚宴翌日即赴莞打拼 」

2020年疫情衝擊過後,2021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重新出發的一年。對於莫偉樑和太太吳梓澄而言更是如此。今年是他們結婚第二周年,也是他們到東莞創業的第三年。粵港兩地通關尚未恢復,他們離港北上需要隔離14天,在東莞的隔離酒店度過生日和結婚蜜月。在東莞疫情扶持政策下,二人的事業也逐漸回到正軌。即使去年經歷疫情,莫偉樑公司所生產的古箏,在內地市場依然有30%的銷售增長。

Mok3

圖:莫偉樑在東莞創辦一家古箏製作企業。\受訪者供圖

莫偉樑的太太吳梓澄,是名副其實的香港廠商二代,自小跟隨父親到東莞廠房打「暑期工」,自食其力。2019年,他們因愛好音樂而走到一起。婚宴之後的第二天,夫妻二人就馬上來到東莞考察。「來東莞創業,很大程度受到太太影響。」

  東莞之旅後,長期在香港工作生活的莫偉樑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印象大為改觀,不禁感嘆內地發展之快。眼見高速路上大貨車來來往往,商業街區繁華熱鬧,和想像中的東莞簡直是兩個世界。「這個城市產業齊全,看起來很工業化,卻可以孕育出無數的可能,當中也包括藝術。」莫偉樑尤為欣賞東莞地理位置便利,到香港、深圳、廣州等城市都是一小時車程,東莞的生產基地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定期在廣州舉辦演出也相當便利。

  莫偉樑在跟記者介紹其設計的玫瑰檀木古箏時,也傳達出對時下香港年輕人的祝福和勉勵。「最有活力者是青年,最有夢想者是青年。願青年人敢做夢,有想法,能擔當,一如這喜鵲一般身形雖小,卻可以勇敢展翅翺翔。」

「 內地製造有優勢 工藝更上一層樓 」

莫偉樑在東莞成立公司後,去年疫情至今一直留在廣東,他形容這段時光猶如「閉關練功」。「疫情這段時間,反而讓我專注於設計和改進提升古箏的款式和功能。我們今年推出13款新琴,當中結合香港設計和內地製造的優勢。」為了普及古箏藝術,莫偉樑把心血投入到研發保持優質音色的同時,盡量讓價格實現大眾化。他帶記者看了一款樸素典雅的「玲瓏」古箏:「這是我們獨家研發的最輕古箏,琴身把多餘的裝飾、結構去除。」莫偉樑說,這是目前市面上最輕且價格更大眾化的炫光古箏。

Mok4

圖:觀眾在參觀炫箏公司的琴。\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對古箏整個產業鏈瞭如指掌的莫偉樑坦言,來到內地之後,常常有不同的新體驗和新衝擊:「內地有1600萬人學古箏,每年會生產超過80萬台古箏。內地永遠有很多可挖掘的新空間!」記者看到,他在疫情期間所研發出的古箏,中國元素十分突出。莫偉樑說,每一款古箏名字都由他本人所創作,靈感也正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部分還結合香港元素。記者看到,一款名為「仙履奇緣」的彩虹古箏,名字由來正是香港電影《大話西遊》。其他還有名為「唐風古韻」的藍色回紋古箏、「虞美人」鋼絲弦古箏、「楚霸王」低音古箏等。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羅晶曾擔任香港中樂團古箏首席,她很欣喜看到來自香港的高端古箏品牌。她告訴大公報,古箏樂曲的動聽美妙,也關乎古箏製作工藝的精巧程度。

香港箏炫古箏專門店 - 專業、貼心、可靠
查詢熱線:+852 3529 1768
Whatsapp: +852 6628 2308
地址 : 新界火炭坳背灣街37號 峰達工業大廈10樓3室 


若果大家對本文或箏炫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查詢,歡迎致電箏炫查詢熱線3529 1768。
大家亦可電郵至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

想隨時隨地知道更快更新的古箏消息,請加入箏炫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