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ICON FB ICON WC

箏人箏事 - 序篇丨中國民族樂器行業改革開放40年進行曲

序篇

       中國的民族樂器是世界樂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一部分,俗話說:琴棋書畫,琴為先,說明中國民族樂器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chinese01

△中國民族樂器協作組成立大會合影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的樂器行業已經發展為世界最大的樂器生產國和樂器市場。民族樂器產業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區就已經有了多個手工作坊,民族樂器行業是我國新中國成立逐漸形成樂器工業體系中的分支,民族樂器學習與演奏在我國具有十分雄厚的群眾基礎和影響力。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民族樂器也開始走出國門,出口到世界各國,不僅受到華人和華僑的喜愛,而且一些外國人也都開始學習民族樂器,甚至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和韓國也在開始嘗試製造中國民族樂器,不僅在本國銷售,並且開始在中國建立銷售網站,以圖佔領一席之地。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民族樂器無論是質還是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中國民族樂器正在成為世界性樂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chinese02

△中國輕工業部部長陳士能在中國樂器協會民族樂器分會上講話


chinese03

△中國輕工業部部長陳士能接見北京上海蘇州民族樂器廠廠長

 

       回顧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主要是單一國有企業經濟體制,大約有100多家,主要的企業有北京民族樂器廠、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上海民族樂器二廠、上海民族樂器三廠,蘇州民族樂器一廠、蘇州民族樂器三廠,天津民族樂器廠、廣州民族樂器廠,另外還有長春樂器廠、瀋陽樂器廠、延邊樂器廠、徐州民族樂器廠、呼和浩特民族樂器廠、新疆烏魯木齊民族樂器廠、長沙樂器廠、鄭州樂器廠、武漢樂器廠、昆明樂器廠、成都民族樂器廠、貴州玉屏簫笛廠,泉州樂器廠等。

 

       這些樂器廠大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合作化高潮,由各地區手工作坊合併起來的民族樂器生產企業,在經過文革以後依然保留下來的企業。由於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半封閉的政策,對外不開放,西洋音樂基本上在中國沒有市場。因此,民族樂器還能夠維持,但是日子也不好過,時起時伏,有的時候企業產品銷售不出去,只能改產,做其它產品維持生存。

 

       上世紀80年代到改革開放初期,國門大開,西方音樂像泉水一樣湧進國門,鋼琴,電子琴市場快速上升,那時,鋼琴要憑票購買,電子琴銷售更是供不應求。當時,電子琴放在北京琉璃廠樂器一條街的馬路邊上賣,一上午,50台電子琴一搶而光。

 

       可是這個時候,民族樂器市場急轉直下,大幅度下降,各民族樂器廠都面對嚴重的銷售危機。大型民族樂器廠基本上都有部分產品轉產,如北京民族樂器廠根據上級領導的安排與樂器機修廠合併,並調入風琴車間。開始生產音箱,架子鼓,電子琴、風琴、百葉窗簾等副產品,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則建立了雅馬哈電子琴生產流水線,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生從1973年開始生產鋼琴、電子琴、木梳和康樂球臺等。

 

       當時輕工業部對民族樂器生產曾提出一個口號,叫“留根保苗,借廟躲雨“,意思是保存實力,度過難關。可想而知,在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八十年代,國有性質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的日子是非常難過的。


chinese04

△中國輕工業部部長陳士能參觀武漢鑼廠


chinese05

△北京民族樂器廠與蘇州民族樂器一廠領導一起合影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民族樂器市場有所轉機,各民族樂器廠逐步減少了副產品的生產,以主要精力生產民族樂器。這時,輕工業部實行優質產品評選制度,北京民族樂器廠的揚琴和中虎音鑼、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琵琶、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的二胡、武漢鑼廠的大抄鑼被評為國家銀質獎產品,各廠還有一批樂器被評為部優質產品。當時,北京、上海、蘇州成為我國三大重點民族樂器生產企業,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而其它地區的民族樂器廠逐步萎縮,化整為零,分散生產,甚至解體。

 

       上世紀八十年末,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深入進行,各地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相繼進入轉制承包階段。

chinese06

chinese07

chinese08

△北京民族樂器廠老照片

 

     這時的國有民族樂器生產企業出現了多管道分流發展的狀況,

     ▷一是合資風。當時有北京民族樂器廠和香港粵華行合資,將北京民族樂器廠一分為二,成立了北京星海粵華樂器有限公司,專門生產揚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與香港利源貿易有限公司水文彬合資成立了上海敦煌樂器有限公司,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和臺灣先進樂器公司陳煥輝成立了蘇州虎丘民族樂器有限公司。

 

     ▷二是產品擴散,大興加工點之風。各大民族樂器廠開始走與農村相結合,產品擴散的道路。北京民族樂器廠在河北饒陽、肅寧、懷來等地成立聯營廠及河北懷來響器分廠,上海民族樂器廠將笛簫轉至浙江余杭中泰鄉成立笛簫加工廠。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將二胡轉到蘇州北郊的江南樂器廠進行委託加工。

 

     ▷三是下海風。各地民族樂器廠一些技術骨幹出現了一股下海風,一些技術工人憑藉自己的技術,有的辭職後自謀生路,有的退休後辦起了民族樂器廠,當時,北京民族樂器廠退休職工李俊傑在北京前門三井胡同辦起了街道工廠,以後成為北京薈萃民族樂器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另外,還有滿瑞興、田雙琨、張祥雲、劉進興、吳仲孚等人,分別成立了規模不等的民族樂器作坊。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有少量人下海但都沒有形成氣候,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原廠長常敦明在退休以後在家鄉江蘇揚中縣辦起了揚中長鳴樂器廠,以生產笛簫為主,而其它技術人員,企業及時採取相應措施,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刹住了下海風。

 

       而這時,全國各地具備條件的鄉鎮企業也開始生產民族樂器,他們利用具有一定技術的工人辦起了樂器廠,在當地逐漸形成氣候,當時有天津靜海子牙鎮潘莊子村,在王澤林、王澤雲等人的帶領下生產笛簫、笙、嗩呐、葫蘆絲等。揚州先期研製生產古箏,是在張弓、田步高、盧玉平等人的帶動下,逐步發展起來的,以後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打造出一個“揚州古箏之鄉”。另外,1985年浙江余杭中泰鄉,董仲彬等人利用當地的天然資源在上海周林生老師的指導下,開始批量研製生產笛簫。而這時河南蘭考由於具有製作民族樂器音板最佳資源的優勢,在蘭考湯大法等人的積極努力下,逐漸成為被輕工業部正式授予的民族樂器音板加工基地。從此蘭考的大批農民走上了養植、採伐、加工泡桐板材的謀生道路,當年蘭考縣委書記焦裕錄種下的泡桐樹使蘭考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新世紀初,在經過一番市場經濟洗禮以後,我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格局基本定型:

     個別國有企業保留、湧現出大量新興的民營企業、

數以千計的個體手工作坊點綴其中(實際上應當是數以萬計),一批民族樂器產業基地逐步形成。

 

       ▷國有及集體所有制企業:是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和西安音樂學院樂器廠。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原屬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及上海英雄集團公司領導,後劃歸上海紅雙喜集團有限公司,集體所有制性質,企業相繼在上海郊區及河南蘭考建立民族樂器生產企基地,成立企業室內樂團,舉行敦煌杯民族器樂比賽,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升,逐步拉開了與其它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的差距,成為民族樂器行業的領軍者。

 

     西安音樂學院樂器廠屬西安音樂學院領導,屬事業單位編制。

 

       而原屬於北京星海鋼琴集團公司下屬的北京民族樂器廠由於幾經搬遷,技術人員大量流失,元氣大傷,最後只保留一個銷售門市部,其它人員全部分流到鋼琴廠,北京民族樂器廠名存實亡。蘇州民族樂器一廠也在1999年實行轉制,企業性質改為股份制民營企業,名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2015年企業轉讓給蘇州聖典堂紅木家俱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禮東,企業經營形勢出現了轉機。其它全國各地的國有性質的民族樂器廠基本解體分流。

 

       ▷民營企業:年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約有30家企業,其中有代表性的企業有:樂海樂器有限公司、北京鈞天坊古琴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揚州金韻禦工坊樂器有限公司、揚州雅韻樂器有限公司、揚州民族樂器研製廠有限公司、武漢市海平樂器製造有限公司、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饒陽北方民族樂器有限責任公司、揚州瓊花民族樂器有限公司、河北霸州威名樂器有限公司、天津靜海盛興民族樂器廠等。

 

       ▷個體手工作坊:指家庭式手工作坊,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採用簡單的通用機械,自製的手工工具,購進成份的半成品原材料,有的雇傭一二個工人,有的乾脆是夫妻店。每月加工十件至數十件樂器,自產自銷,他們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商標,過著殷實的小康生活。

 

       民族樂器產業基地13個,分別是,揚州古箏之鄉(古箏)、天津靜海民族管樂器生產基地(笛簫、嗩呐、笙、葫蘆絲)、河北饒陽大官廳鄉民族樂器生產基地(民族拉絃樂器,彈撥樂器)、河北肅寧縣民族樂器生產基地(民族拉絃樂器,彈撥樂器)、河南蘭考民族樂器原材料生產基地(原材料,古箏,古琴)、無錫梅村二胡基地(二胡)、山東臨沂二胡基地(二胡)、余杭中泰笛簫生產基地(笛簫)、貴州玉屏笛簫生產基地(笛簫)、雲南昆明樂器生產基地(葫蘆絲),徐州柳琴生產基地(柳琴),內蒙古呼和浩特馬頭琴生產基地(馬頭琴),山西長子縣銅響器之鄉(響銅樂器)。

 

chinese09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主營收入

 

       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在21世紀的頭20年發展時期,伴隨著中國以史無前例的加速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音樂放射出從未有過的奪目光輝,從而帶來了民族樂器產業連續多年的直線上升以及民族樂器市場持續多年的繁榮。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民族樂器行業與40年前相比,有了多項重大變化:

     ▷1.民族樂器已經從過去的普通輕工文體用品,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的相關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產品,列入到教育部中小學音樂教學設備目錄之中。許多地區政府以民族樂器為城市名片,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如,遼寧省遼源市“琵琶之鄉“,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葫蘆絲基地,江蘇省無錫市梅村鎮二胡博物館,揚州市甘泉琴箏文化產業園區等。

 

     ▷2. 國內11所專業音樂學院全部建立了民樂系,並設立了主要民族樂器學習專業,編寫完備了主要民族樂器教學教材。琵琶等專業已經培養出第一批博士生。

 

     ▷3. 古箏從一件冷門樂器已經發展為目前學習人數僅次於鋼琴的熱門樂器,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擁有古箏學習人數近1000萬人,年產古箏50萬架左右,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敦煌古箏從1978年年產155架到2018年生產11萬架,增長 709倍。

 

     ▷4. 古琴從一件國內僅100多人會彈的高雅樂器,在古琴藝術2003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後,有了井噴式的增長,現在的古琴不只限於老年人學習,而是老少皆宜,湧現了大量的少年兒童古琴學習班,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國有50萬人在學習古琴,年產古琴20萬架。

 

     ▷5. 一些瀕於失傳的民族樂器得以恢復,如箜篌、阮等,阮形成系列化,成為樂隊彈撥樂聲部的重要樂器,箜篌進入到專業音樂學院專業教學。

 

     ▷6.一些少數民族樂器融入漢族樂器,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樂器,如葫蘆絲,馬頭琴等。

 

     ▷7.民族樂器的功能已經不限於演奏娛樂,而是開始跨界融合,產品銷售範圍擴大到收藏、拍賣、旅遊、博物館。產品與美術、香道、茶道、國學相結合,成為恢復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已經部分建立了民族樂器培訓班,如敦煌講堂。

 

     ▷8.民族樂器的產值和品質有了幾何級數的增長,據不完全統計,1978年,民族樂器年銷售收入大約是7000萬元左右,到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37家規模以上民族樂器生產企業主營收入為50.79億元,再加上數百家規模以下的民族樂器生產企業銷售收入,總計可以達到 100億元,比40年前增長了142倍。在產品品質方面,民族樂器產品已經從40年前土裡土氣,價值低廉的產品,發展為普及與中高檔兼有的樂器文化消費品,民族樂器進入千家萬戶百姓家庭,還成為國家領導人贈送外國元首的國禮,一架古箏,一把二胡,一張古琴也可以賣到數千到上萬元了。

  

     歷史是由人創造的,偉大的時代造就了一批無愧於這個時代的樂器英才,這裡包括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廠長王國振,在擔任廠長20年期間,以遠見卓識的戰略思維,通過企業文化創新的手段,把一個傳統的民族樂器廠帶上了年銷售額數億元領軍者的道路,同時以行業領軍者的姿態,帶領全行業實現了民族樂器產業的升級換代,使民族樂器行業徹底擺脫了“又土又亂“的落後形象,中國民族樂器從此登上世界音樂舞臺的大雅之堂。


chinese10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投資成立了蘭考縣上海牡丹民族樂器有限公司


chinese11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建立的民族樂器陳列館

 

    

樂海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從甲。從一個微不足道的二胡弓加工個體手工作坊做起,經過30多年創業發展,在北京民族樂器廠扶持之下,把樂海創辦成為總資產3.6億元,北方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樂器生產企業,揚琴、琵琶、阮、古箏、二胡等產品在國內民族樂器市場佔有主要份額,宋從甲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他在不斷追求,不斷探索,2017年,他與北京星海鋼琴聯合,打造肅寧千畝國際樂器產業基地,未來河北肅甯將成為中西樂器合璧的北方樂器重鎮。

 

北京鈞天坊古琴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創辦人王鵬。畢業于瀋陽音樂學院樂器工藝系,從一名斫琴師做起,經過近30年發展,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事業範圍不僅涵蓋古琴製造、傳承、教學、演出、影視製作,同時跨界涉及建築設計、室內裝飾、家居設計等。

 

北京滿氏樂器廠創始人滿瑞興。上世紀50年代起,滿瑞興從北京民族樂器手工作坊學徒開始,成為北京民族樂器廠技術骨幹,授予技師稱號。改革開放下海開工廠,堅定信心,一心讓北方琵琶發揚光大。他憑著自己堅韌的毅力,刻苦研究的精神與聰明才智,使北方琵琶製作技術有了很大提升,聲學品質有了極大改善,贏得了國內專業演奏琵琶特別是專業音樂學院專家教授的青睞,今年已經83歲滿瑞興,依然堅守生產第一線,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河北涿州宏亮樂器廠總經理趙宏亮。在爺爺趙伯純(原北京民族樂器廠制笙技師)教導下,從零開始學習制笙技術,經過刻苦鑽研,不僅全面掌握了36簧加鍵擴音笙製作技術,而且在品質上完全達到專業演奏家的演奏要求。數年內,他所製作的各種類型的加鍵笙基本上佔領了國內以及港澳臺地區專業市場。同時他還研發了高、中、低、倍低音加鍵笙系列,逐步推廣到國內及海外大型民族樂團,為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管樂聲部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民族樂器大國工匠的代表,為40年來中國民族樂器繁榮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改革開放40年帶來了我國民族樂器行業的一片繁榮,具有偉大歷史使命感的民族樂器開拓者們正在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氣,繪製著更新、更美的畫卷。

 

 

 

     (注:此文是中國民族樂器改革開放40年進行曲的序篇,以後將陸續刊登,第一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彈撥樂器;第二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拉絃樂器;第三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吹管樂器;第四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打擊樂器;第五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樂器改革;第六樂章,改革開放40年的民族樂器大國工匠。)

 

 

轉載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i6Yu9pR8hHjG8ocxmeuovA

----------------------------------------------------------------------------

若果大家對本文或箏炫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查詢,歡迎致電箏炫查詢熱線35282708。
大家亦可電郵至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

想隨時隨地知道更快更新的古箏消息,請加入箏炫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