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嚮往 (古箏與園林藝術)
作品以古箏雅靜的音樂為主線,畫面由古代文人畫作為開始,通過撫琴、品茗、聞香等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漸漸步入實景,讓觀眾彷彿漫步自然山水的園林畫卷之中,展現箏樂與園林藝術的柔和古樸韻味。
第一集:萌芽 (古箏與陶藝)
「萌芽」由「愛蓮・說」陶器取得靈感而寫成的原創古箏作品,通過古箏純淨的音色和韻律,營造出如水般澄澈空靈的意境。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最終成績結果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 古箏比賽 直播連結
10月16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在成都隆重開幕。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主體活動及賽事一覽表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決賽入圍名單
【音樂筆記】古瑟對琴、箏樂器發展的影響有多少?
中國傳統的琴瑟類樂器,以七弦琴為代表,包括琴、瑟、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有一個長方形木箱作為琴身,張以琴弦,平放著彈奏。其中瑟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早在春秋時代就已高度發展並廣泛流行,這些在學界的著述中已有論及。但瑟對以後琴、箏等樂器的發展,曾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平置演奏彈弦樂器發展之權輿,這個論題卻完全不曾有人涉及。本文擬就古瑟藝術對琴箏發展之影響做一簡要論述,以就正於學界同仁。
港古箏音樂人北上創業冀造「傳世好琴」立志用音樂推廣中華文化
從香港到內地,從台前到幕後,從演奏家到樂器製造者,香港青年莫偉樑走出一條特別的音樂道路。他告訴大公報記者,以前在香港每天忙於台上演奏及台下教學,最高峰一周要上58節課,只為普及古箏藝術。「每天疲於奔命,日子像流水般溜走。我就想,希望最後可以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2019年莫偉樑和同樣愛好音樂的太太一起赴東莞發展,利用當地完善的產業鏈,成為一名造琴者。「演奏是一剎那的光輝,樂器可以代代流傳。造出可以傳世的好琴,即使以後沒了我這個演奏的人,樂器仍能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