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古箏音樂人北上創業冀造「傳世好琴」立志用音樂推廣中華文化
從香港到內地,從台前到幕後,從演奏家到樂器製造者,香港青年莫偉樑走出一條特別的音樂道路。他告訴大公報記者,以前在香港每天忙於台上演奏及台下教學,最高峰一周要上58節課,只為普及古箏藝術。「每天疲於奔命,日子像流水般溜走。我就想,希望最後可以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2019年莫偉樑和同樣愛好音樂的太太一起赴東莞發展,利用當地完善的產業鏈,成為一名造琴者。「演奏是一剎那的光輝,樂器可以代代流傳。造出可以傳世的好琴,即使以後沒了我這個演奏的人,樂器仍能流傳下來。」
《嬋歌》一來是對古代美人風華絕代的生動刻畫,二來是對古代宮廷中歌舞昇平、琴瑟和鳴的華麗場面描繪。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羅晶老師用炫光新品古箏「琴瑟和鳴」現場專業演奏、著名青年作曲家陳哲老師現場伴奏《嬋歌》,將曲目中的春花秋月及宮廷中的波瀾壯闊,演奏得如詩如畫,古箏極佳的音色和名家的專業魅力,讓人浮想聯翩。
項陽(1956- )生於山東淄博,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考入山東師範大學藝術系音樂專業學習,1988年考入廈門大學音樂系攻讀碩士,1991年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工作,1997年繼續攻讀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師從袁靜芳先生。長期致力於山西樂戶及中國樂籍制度的考察研究,深入民間鄉土社會,延承將實地考察與歷史文獻相結合的學術傳統。
6月8日,是林毛根先生逝世14周年忌日,林毛根先生是潮州箏第三代箏家,先生作為潮州箏的領軍人物,一生盡心盡力為傳播與弘揚潮州箏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林先生的大女兒林喬老師梳理了三代人演奏的《雨濺海棠花》樂曲看傳統樂曲的傳承與發展。
名家演奏炫光新品「仙履奇緣」欣賞蘇暢老師演奏風采
蘇暢老師通過炫光新款古箏「仙履奇緣」對《四段錦》的深情演奏,讓大家欣賞到了古箏與樂曲的靈魂對話。
名家演奏炫光新品「負熵為生」欣賞宋心馨&陳哲老師演奏風采
一首《蒼歌引》將曲目藝術與古箏精髓得到靈魂式的表達與發揮,宋心馨&陳哲老師的專業魅力通過炫光新品古箏「負熵為生」的演奏,讓藝術得到更好的昇華,讓炫光新品古箏「負熵為生」音色、韻律及樂器性能達到了極佳。
得天獨厚,寥若晨星 - 炫光新品「負熵為生」
取大自然之稀貴,造琴箏之珍品;匠心得天獨厚,古箏寥若晨星。超百年樹齡中國紅豆杉與六十年以上樹齡日本桐木的頂級主材結合,匠造出绝佳古箏「負熵為生」。
隋侯之珠,大師之選炫光新品「琴瑟和鳴」
六十年級別以上日本桐木殿堂級飾面用料——印度小葉紫檀木珍稀木材,匠心雕琢
獨一無二,一生所愛 炫光新品「仙履奇緣」
世間一切皆有情,一生所愛皆是緣;這是祥雲,是彩虹,更是仙子與蓋世英雄的浪漫傳奇!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